做事既认真投入又随和直爽,还具有搞笑天赋,虽然年近六旬,但仍然给人一种“萌女”印象。为了巡视保护长城,袁建琴在野外的草丛或土塄子上穿插跨越,在村庄街头屋檐下的石头上随意就坐,与村里的老翁老妪和羊倌憨笑拉呱家常。然而,当她面对央视等媒体的镜头时,又从容不迫,侃侃而谈。如此“下得厨房,出得厅堂”,既温柔又严谨,无形中拉近了与很多不同身份、不同年龄段人的距离。
出身军人家庭,在北京昌平南口的部队大院长大,念中小学时曾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从南口到居庸关的拉练,这段徒步长城经历让她打小就对长城有一种特殊情怀。待随父亲转业回大同后,就觉得家乡那一道道边墙都是有生命的。2020年5月28日,刚退休的袁建琴就信心满满地组建起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。她不计报酬、不遗余力,不分春夏秋冬,勇做全职的“长城卫士”。她自己出资20多万元,以其原新闻媒体人特有的女性亲和力和执着奉献精神,凝聚和带领志愿者团队一班人,开展了一系列长城文化活动。
去年“双11”,也就是“沧桑长城 形胜大同——大同长城摄影展”开展当天,我通过网上预约,走进宏伟壮美的大同美术馆,洗耳恭听袁建琴对四面墙上的200幅摄影作品的逐一详细讲解。袁建琴由东到西顺序讲起,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头为东起点,然后是阳高、新荣、左云摩天岭;内长城有浑源、灵丘、广灵;最后是云冈区、云州区。我曾经走过大同长城几处段点,但因腿疾未走完全程,这次跟着袁建琴的节奏,循着长城的地理分布和走向,深切体味大同长城的蜿蜒逶迤,马市的由盛而衰,仿佛亲临现场全程走过一般,甚觉过瘾。在聆听过程中,我极力捕捉并在手机上记下知识盲点,如有马市处必有水;先有口,后有堡;在长城上的叫墩台、敌楼,不在长城上的墩台才叫烽火台;镇边堡有暗门;李二口长城并不是真正的“错长城”等等,受益匪浅。
我与袁建琴的结缘始于一本书。前年,应大型图书《大同长城》征稿,我的《贡道和马市的开设佐证大同在“一带一路”中的重要地位》等两篇文章入选。此后,《大同长城文旅》公众号又选发我6篇文稿。白天忙于长城外务、晚上回家挑灯审改稿件的袁建琴多次与我联系,商榷如“广灵有北齐长城,没有明长城”“得胜堡的玉皇阁和控军台是两个建筑”等问题,她甚至发现我文中将“1531年”写成“1153”年的硬伤。她的这种一丝不苟精神深深感染了我,使我变得更加谨慎起来,反复检查自己的稿件。在她的推荐下,我应邀参加中国长城学会举办的主题为“长城精神与建党百年”征文活动,提交的《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长城精神》《多民族交流融合是长城精神的重要内涵特质》两篇论文均获得三等奖,另外3篇获得优秀奖。
我是130多人“大同长城文旅协会志愿者之家”微信群的一员,很关注群里每天发的新鲜照片、文章、视频和对话等动态。大同的夯土长城极为脆弱,袁建琴带领团队风餐露宿,频繁穿梭在大同段长城新平堡、守口堡、得胜堡、拒门堡、助马堡、威鲁堡、宁鲁堡等每一个墩台关堡城之间,发现问题,及时制止踩踏长城等不法行为。她对随意踩踏长城的几位青年游客正颜厉色的劝说,让我领略了她身上那种“头发一炸,谁也不怕”的大无畏精神。她爱长城如爱自己的生命,耐心动员长城沿线羊倌参与长城保护,并详细登记47名羊倌的姓名、住址、电话,给羊倌发生活用品,让他们带上红袖章、穿上红马甲,成为最接地气的长城一线“保护神”。还与长城沿线的天镇县、左云县、新荣区等县区联系,为表现突出的羊倌评奖发证书。
我平时从事公益工作,与袁建琴认识不过两年多,直接接触更有限,但能从多个方面分明感受到她身上的那“一团火”。她的精神甚至感动了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。董耀会积极支持袁建琴的工作,志愿担任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的名誉会长,支持建立董耀会长城文化工作室李二口研究基地,为《大同长城》作序,为“大同长城摄影展”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前言《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》……
袁建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在他们协会带头作用的影响下,大同民间已经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热爱长城、保护长城的浓厚氛围。2018年,袁建琴被评选为“山西十大最美长城卫士”。2021年12月3日,新华社还以《我的长城,我的情,守护长城的生命》为题,报道了袁建琴的事迹。阿里巴巴评选2021大同十大“最美家乡人”,袁建琴榜上有名。今年元月7日,央视财经节目中心大型融媒体活动《百年百城》走进大同,在李二口长城脚下,袁建琴又一次倾情讲述。虎年伊始,我每天在微信群收看“长城知识每日一题”,增长了很多知识。我想,什么是长城精神?袁建琴及其团队实实在在的保护和宣传长城的行动,就是践行长城精神的最直观诠释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大同日报,文字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如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